两端的词语解释
两端
两端的近义词
两头(liǎng tóu):
⒈ 两端。
两端的反义词
中间(zhōng jiān):
⒈ 中心。
词语解释
两端[ liǎng duān ]
⒈ 事物的两个顶端;两头。
⒉ 谓两个极端。
⒊ 犹两者。
⒋ 指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态度。
⒌ 犹两种、两类。
引证解释
⒈ 事物的两个顶端;两头。
引《论语·子罕》:“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颖达 疏:“两端,终始也。”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出游兵以定两端,握奇数而制四面。”
《元史·礼乐志二》:“相鼓二,制如搏拊,以韦为表,实之以糠。拊其两端,以相乐舞节。”
⒉ 谓两个极端。
引《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郑玄 注:“两端,过与不及也。”
⒊ 犹两者。
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 已罢朝,出止车门,召 韩御史大夫 载,怒曰:‘与 长孺 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宋书·律历志中》:“古之为历者, 邓平 能修旧制新, 刘洪 始减《四分》,又定月行迟疾, 杨伟 斟酌两端,以立多少之衷,因朔积分设差,以推合朔月蚀。”
唐 欧阳詹 《江夏留别华二》诗:“乡路我尚遥,客游君未回。将何慰两端,互勉临岐杯。”
⒋ 指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态度。
引《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 恐,使人止 晋鄙,留军壁 鄴,名为救 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晋书·王浚传》:“及 赵王 伦 篡位,三王起义兵, 浚 拥众挟两端,遏絶檄书,使其境内士庶不得赴义。”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世衡 知城事,寨下属 羌 率持两端,向背不常。”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上以 第巴 始终反覆持两端,乃追还其使。”
⒌ 犹两种、两类。
引《荀子·正论》:“而圣王之分,荣辱是也。是有两端矣:有义荣者,有埶荣者,有义辱者,有埶辱者。”
国语辞典
两端[ liǎng duān ]
⒈ 事情的始终、本末。
引《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近两头
⒉ 犹豫不定的态度。
引《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⒊ 两个极端,即过与不及。
引《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近两头
英语both ends (of a stick etc), two extremes
法语deux extrémités, deux extrêmes
两端词语接龙
端倪可察:事情已经可以看出眉目来了。
察言观色: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
色飞眉舞: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舞榭歌台:供歌舞用的台榭。
台阁生风: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风发泉涌:风发: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风刮起,喷泉涌现。比喻多种力量或事物并发,发展迅速,声势大。
相关词语
争斤论两 徂两 两眼一抹黑 分金掰两 反行两登 人财两空 两两三三 两宋志传 两贤相厄 两梁 两周 两榜进士 两三 两登 两败俱伤 泝端竟委 端月 设端 千古笑端 端明 端公 始端 端饬 首鼠两端 无端生事 利端 端揆 丰端 端切 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