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的诗词作品

ju67kgfg64个月前 (09-03)诗人诗词2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1] 。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主要成就

      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刘长卿对她的诗极其赞赏,称她为“女中诗豪”。高仲武评论说:“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器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又说她“上比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一起,被人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清人汪如藻在修编《四库全书》时进献给乾隆皇帝的藏书中也有《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人物生平

      李冶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六岁那年,曾写下一首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 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而这也不幸被他父亲言中(原文: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令咏蔷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

      长大后出家为女道士的她依然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加及她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她的《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其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闻知她的诗才,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那时,她已进入暮年,正栖身著名的花都广陵。接旨后,只得应命北上。她有七律《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其详词意,不类冶作”,似乎缺乏根据。

    李冶的诗词

    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

    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

    令咏蔷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卧病》)

    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陷贼寄故人》)

    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寄房明府》,

    以上俱见《吟窗杂录》

    感兴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长下泪,

    银灯空照不眠时。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

    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

    道意寄崔侍郎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

    愁鬓行看白,童颜学未成。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

    寄朱放(一作昉)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