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见终(yuán shǐ jiàn zhōng):
⒈ 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⒈ 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原始反终。
⒈ 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
引《易·繫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孔颖达 疏:“原穷其事之初始……又要会其事之终末。”
高亨 注:“原,察也……此言《易经》乃观察事物之始,探求事物之终,表明事物由始至终之整个情况。”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然睿旨存亡幽隐,经文婉约, 丘明 同时,实得微言,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
章炳麟 《五无论》:“且原始要终,有生者未有不死。”
亦作“原始反终”。 《易·繫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説。”
高亨 注:“此言‘圣人’考察万物之始,故知其所以生,究求万物之终,故知其所以死。”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一》:“如曰‘太虚聚为气,气散为太虚,贤愚同尽’,则何谓‘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説’乎?”
⒈ 推究事物发展的始末经过。南朝梁·刘勰也作「原始反终」、「原始见终」。
引《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文心雕龙·史传》:「丘明同时,实得微言,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
终日终夜:终:竟,尽。整天整夜。
夜以接日:以:用;接:接续。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亏于一篑:亏:缺,欠;篑:装土的竹筐。积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比喻做成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成功
科尔沁草原 原初 如火燎原 青原 大平原 修原 原沟 角力中原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原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原形 平原十日饮 原早 原被 伯始 福为祸始 洒心更始 始愿 泰始 能始 复始 有始有终 更始 慎始慎终 始终不懈 始黄 慎终于始 终而复始 秦始皇 握要 要政 要闹 要蛮 要具 要福 要功 佩要 必要条件 要显 要言不烦 深要 要子 玄要 要贵 重终 否终复泰 告终养 受终 寿终 终日 从一而终 续终 初终 考终命 白头不终 终北 九终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终纸